时间: 2024-11-28 23:47:57 | 作者: 乐虎国际唯一官网登录入口
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于9月7-9日在合肥市举办。9月8日上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承办的“美丽中国、万象更新”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4年9月8日上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承办的学术研讨会七“美丽中国、万象更新”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404会议厅举行。研讨会由学会理事、城市影像专委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伟强教授和城市影像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刘锦屏常务副理事长主持。与会的对话嘉宾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徐苏宁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何依教授、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俞斯佳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英副教授、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焦胜副院长、席闻雷自由摄影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龚志渊副所长、城市影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新哲常务副院长等。此外,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何兵副总规划师、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黄焕副院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松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孙施文教授、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浩锋教授、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学斌总规划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侯鑫副教授等,以及约五十多位听众莅临对话活动。
王伟强教授首先阐释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以美丽中国、万象更新为题,探讨、深化“美丽中国、共建共治共享”的年会主题。 他以俞斯佳院长今年筹办的上海徐汇城市更新案例展为例,谈到当下讨论城市更新多是关注规划与物质空间改造,但城市更新更要反映我们正常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的变化。
俞斯佳院长围绕“何以生新”讲述上海梧桐深处不一样的美好。梧桐是个外来树种,却在上海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梧桐树下,慢慢生长起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城市,密集、丰富、多元。因此,城市更新的切入点应该更加包容和开放。接着,从公园塑新、社区营新、功能迭新、文艺赋新、历史溯新、住房焕新、未来更新几个维度,就“换种声音”(城市更新的全民参与、多元声音)、“换种影像”(城市更新丰富的视觉呈现,有千图成像的集体记忆、城市更新人文气息的追踪、社区居民参与更新的影像记录)、“换种互动”(创新互动,AI助力城市更新参与)、“换种活动”(城市更新的系列社会实践,包括城市更新主题咖啡市集、主题音乐会等)、“换种作品”(城市更新的艺术表达,如梧桐艺术与城市建筑的融合)、“换种读物”(城市更新的知识传播:《城市记忆——书写上海城市更新实践》)讲述上海徐汇城市更新案例展。
焦胜副院长以长沙为例,分析历史城区景观风貌基因。他认为长沙历史街区城市更新,虽然有不少成功案例,但也存在或者简单粉刷,或者按设计师意图爆改,甚至拆除重建的情况;因为历史街巷大量消亡,也出现在摩天楼中用残砖碎瓦再造架空的历史场景(如“文和友”)。长沙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经过四十年破与立,是否应该重新再回到起点,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所以,湖南大学团队近年来开展长沙城市历史风貌基因研究,通过精准把握并融合景观风貌基因的独特魅力,以期为这些珍贵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量身定制现代功能,促进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片区的整体品质跃升与活化利用。这一过程不仅注重历史背景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强调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新生与复兴,确保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能够焕发新的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桥梁。
自由摄影师席闻雷(席子)以《上海一页:城乡侧影2019-2024》为题,围绕城市影像、城市更新、城市文化与城市符号,从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的角度,以影像的方式向大家讲述上海城乡的变迁和背后的故事。他认为“一座城像一本书,一页页经意或不经意地翻过去,只是这本厚重的书,翻过的一页却再也翻不回去。”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城市更新时需要更加慎重。
下半场由学会城市影像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刘锦屏 担任主持人。
何依教授以山西柳林为案例,从人本视角探讨传统街区保护更新。从“把自己作为方法”的人类学视角和“熟人社会”的社会学概念切入,用影像来讨论柳林明清街中的传统生活,包括明清街众生相、交往点、灰空间、盘子会四个内容。她指出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有着“价值观-价值-价值载体”的价值逻辑:“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价值观,是城乡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价值取向,城乡文化遗产的人居属性,决定了遗产与当代社会环境的积极融合,保护传承工作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实现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与民生福祉的和谐统一。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在我国城市建设中是一道难题,历史遗留问题积重难返,百姓民生改善又迫在眉睫。自1990年代,开始探索中国式的城市更新,经历了拆旧建新的仿古一条街——新旧拼贴的绅士化天地——腾龙换鸟的网红打卡地的过程。历史街区以“重现一条百年老街”为目标,被包装成情景消费区,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作为舞台和道具进入消费过程。今天,在“人民城市”价值观导向下,所剩无几的历史街区如何从人民性出发?
龚志渊副所长就管中窥豹,深圳脉动——影像下的深圳城市更新实践进行交流。他从深圳的三个城市更新案例展开阐述:城中村下沙是深港之间的本土村落,采用自上而下、政府引导-村企合作开发模式,在公共空间重塑精神场所,实现空间、人间与时间的共生;南头古城是原新安县治,深圳采用政府、资本和村民三方共治共享模式,通过抢救式保护历史风貌、文化带动下的渐进式激活、原生保育的热门打卡地,实现烟火气息与现代文艺相融合;大运软件小镇采用长租+运营、社会资本与政府共同投资的可持续更新模式,通过运营策划先行、空间环境重塑、文化艺术提升,成为全域公园智慧园区,实现产城共荣。最后总结道:规划是平衡的艺术,规划师最基本的态度就是尊重发展规律,顺势而为。城市更新应更多地从管理走向治理,从自以为是到大家以为是,真正的完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规划理想。
何依教授就长沙历史步道提出思考,在现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不乏“卷”和焦虑感的城市当中,它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松驰感,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塑造了慢城的氛围。这可能也是在咱们进行文化遗产保护时要考虑的另外一个视角:如何在现代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社会当中,让人们找到“回家”的路?
王英副教授以上海永嘉路口袋公园更新为例,就克制的、有限的设计提出思考,有些城市更新项目,由于过度设计,城市空间变成了“布景”,尽管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网红,能吸引到很多人去打卡,但城市空间布景化的多面性却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当然借助城市影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对城市空间品质有更深刻和鲜活地理解。
学会理事、城市影像专委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资深总规划师
王伟强教授点评道:多年来席闻雷(席子)风雨无阻地在上海拍摄,从市中心到郊野乡村,从历史建筑到工人新村再到新建筑,他曾说“希望我的照相机的快门速度能赶上推土机的速度”,他就像巴黎的尤金·阿杰特,数十年来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徐苏宁教授点评道:对比《何以生新》与《上海一页》,一个是梧桐,一个如野草,都是影像的力量、城市的记忆,会让很多人喜欢上摄影,喜欢上城市,从影像里面领悟到城市发展的脉络。
刘锦屏常务副理事长谈到这次年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回顾我们的祖国诸多城市的发展历史,也激发了我们规划工作者一些思考:我们在城市规划领域,建筑的更新与修复,及相应的管理工作上,怎样关注城市的历史和文脉、还有居民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要求我们深入思考的。
俞斯佳院长认为未来城市空间是多元化、多重属性的,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城市更新也应体现不同人的诉求。城市更新应该上下联动,而不只是政府大包大揽,因为民间也充满了智慧,居民与第三方和专业部门一起参与城市更新,相信能让城市更新做得更好。
侯鑫副教授也热情参加讨论,并介绍了2023年首次举办的“工业风与城市潮——京津双城记影像展”,今年还将举办巡展和专家论坛,期待参观与交流。
最后,王伟强教授对本场学术研讨会进行总结:我们不仅用文字来表述我们的思想,在快速的读图时代,图像更能表述我们的思想,如何与社会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不仅关注城市更新的物质表象,也关注城市更新所引发的社会风貌、社会精神情况的变化,这是我们想在论坛上表达的。他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讨论,并期待未来继续展开深入的交流。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学会动态 首届“工业风与城市潮——京津双城记”影像展在京津两地同时盛大开幕
会议 聚焦“影像、文化与城市更新”,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年会成功召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44小时免签后,老外旅游up主掌握新流量密码:“中国好玩好吃好景色,真香了...”
杰伦-格林41+7+2+2无缘今日最佳球员!因为哈登43+4+7+3创9项纪录
前实习生遭字节跳动起诉,线万块GPU数据中心 马斯克为打败OpenAI竭尽全力
苹果16年前专利揭示Vision Pro头显雏形 其设计预示最终产品形态